由于排水管道一般都敷設在人口密集、商業繁榮的市區,管道周邊充塞著雨水、污水、煤氣、電力、熱力、通訊電纜等各種市政管道和設施,因此改造工程實施存在相當大的難度。目前,國內的非開挖修復技術使用比較廣泛的技術包括:拉入式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復技術、聚氨酯等高分子噴涂技術、翻轉式原位固化修復技術、機械制螺旋管內襯修復技術、不銹鋼雙脹環修復技術、點狀原位固化修復技術等。但是,對于嚴重坍塌、破裂、變形的大直徑排水管道,通常只能采用傳統開挖換管的方式修復。
市政雨污水管道是城鎮的主要基礎設施,與人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市政工程項目施工中加強雨污水管道施工質量的管理尤為重要。現將常見的幾種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質量問題及其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一、管道發生位移、變形
1、病因
(1)槽底土質松軟、含水量較高而未對基底進行處理、基礎施工時地下水涌出而未采取降水措施、管道砼基礎施工過程中遇明水沖刷而未采取及時的排水措施,由于以上種種原因導致管道砼基礎澆筑后起拱、開裂甚至斷裂,造成管道發生位移、變形。
(2)測量誤差、管道基礎尺寸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而導致管道發生位移和變形。
(3)進行管道回填時從一側填土致使回填土產生側壓力、管道回填土時壓路機直接行走在距離管頂較近的位置導致管道發生斷裂、產生位移和變形。
2、防治措施:
(1)管道溝槽在開挖前應詳細地了解施工地段的地下水位,根據地下水位的高程、槽底設計高程,確定溝槽開挖前是否采取降水措施以及采取何種降水措施。若槽底土質不好,應對槽底進行加固處理后方可進行基礎施工。對于采取降水處理的管道工程,為防止溝槽在回填過程中地下水涌出,應在溝槽回填至地下水位以上后方可停止降水。
(2)加強測量放線控制工作、嚴格測量放線復核制度,特別是軸線測量,加強現場測量人員的學習和培訓。請具有豐富測量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管道基礎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應認真測量、復核基礎的標高、寬度、厚度以及平整度等,嚴格控制砼的強度、標號等。
(3)管道敷設完畢進行回填土時,應從管道兩側同時進行回填夯實,嚴禁壓路機在距離管頂比較近的地方填土碾壓,以免壓壞管道。
二、管道接口之間、管道與檢查井之間
接口漏水、滲水
1、 病因:所用管材及接口處材料質量不合格、管道接口以及管道與檢查井之間接口不嚴密、接口處砂漿不飽滿、橡膠密封圈使用不當等。
2、防治措施:
(1)嚴格控制管材質量,管材進入施工現場以后要仔細察看合格證等有關資料,然后進行外觀檢查,察看管材是否有坑洼麻面、裂縫、缺口等,且必須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檢驗合格,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管材堅決不用。嚴格控制接口處所用材料質量,包括水泥、砂漿的強度和標號,所用橡膠密封圈應質地緊密、表面光滑平整,橡膠圈應放在陰涼、清潔的地方,嚴禁暴曬。
(2)對于剛性接口(主要包括水泥砂漿抹帶接口和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接口),施工時管道接口處應清洗干凈,接口兩端管道表面必要時要鑿毛,接口處要保持濕潤,接口縫隙內砂漿應搗實、飽滿,接口施工完畢若發現少量脫落、裂縫現象,應及時修補,若發現大量脫落與裂縫現象應進行返工處理。
(3)對于柔性接口(主要包括瀝青接口和橡膠密封圈接口),其做法如下:
(a)做瀝青接口時,應將接口部位清洗干凈并保持干燥,在承口內和插口外刷冷底子油一遍,瀝青麻布粘結后應趕勻,不能有空鼓、折皺。瀝青膏應填搗密實,與管壁粘結牢固,接口表面應平整。
(b)做橡膠密封圈接口時,承口內表面和插口外表面應清除干凈,將橡膠圈套入插口時,四周應均勻、平滑、無扭曲,管節合攏前,在橡膠密封圈表面均勻涂刷中性潤滑劑。合攏時,管節兩側的手拉葫蘆應同時起步拉動,使橡膠密封圈正確就位,不扭曲、不脫落。
三、管道流水不暢、堵塞
1、 病因:施工過程中在管道或者檢查井內遺留建筑垃圾、閉水試驗完成后沒有及時清理封堵或者清理不徹底。
2、防治措施:管道施工過程中一定要仔細檢查管道和檢查井內是否遺留建筑垃圾;做閉水試驗時應對管堵逐一編號,閉水試驗完成后按照編號對封堵逐一進行拆除,不得有漏;檢查井施工完畢應馬上蓋嚴井蓋,防止人為的垃圾進入井內。